新闻动态
本馆动态
文广新闻
通知公告
读者活动
报刊选读
报刊选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报刊选读
 
 
《圆明园匠作则例》“回家”了
来源:汤杨摘自《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9/9/18 9:57:51 发布人: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以强盗手段劫掠烧毁,曾经的“万园之园”连一本账簿都没有留下,这是百余年来国殇之痛。9月12日,流散160年、详细记载营建圆明园成规定律的《圆明园匠作则例》终于“回家”了。

“《圆明园匠作则例》是被毁近160年来圆明园收到的第一件古籍原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李博对记者表示。这套《圆明园匠作则例》是始于清乾隆年间,成书于道光年间的内府装帧手抄的孤本,此前一直流散在民间,中国书店采集到它的信息,与圆明园管理处联系,看是否需要这套古籍文物。8月6日,圆明园管理处与中国书店共同举行了专家初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定这套装帧精致的《圆明园匠作则例》为真迹,是现在存世的最完整、价值最大的圆明园匠作典籍,也是肯定、传承、宣传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历史依据,价值重大,值得收藏。最终,圆明园管理处迎回了《圆明园匠作则例》。

《圆明园匠作则例》装帧精致,共48册,以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是圆明园内建筑必须遵循的成规定律,也是圆明园建造的重要依据。它记录了圆明园的全部修建细则,包括营建圆明园所用材料的类别、规格、价值、用工等数据,同时还记录了当时的匠作分类及相关工艺与制作技术。

“《圆明园匠作则例》涵盖修建圆明园所用之木、石、瓦、土、油、漆、装修、画、裱、佛像、铜锡、珐琅、营房、船只的用料、用工规格,信息广泛、事无巨细。”北京市文物局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侯兆年告诉记者,过去建造时没有严格的规范设计,因此在工匠师徒相传过程中“以例为则”,即以最好的建筑作为范例和榜样。这套则例最有价值之处,是官方把工匠的几十个工程的做法经验总结出来,包括建筑构造尺寸的比例关系、土的调料、彩画的做法、瓦的摆放,甚至糊顶棚的规矩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书,除了对圆明园的研究、保护、修缮、展示等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外,也是了解、考据、复建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依据,为清代工艺制作研究和文物鉴定提供了直接可靠的依据。

“除材料工艺外,《圆明园匠作则例》还详细介绍了修建圆明园各种建筑的一些材料价格以及用工的酬劳等,内容非常详细。”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表示,等未来时机成熟、可以复原圆明园的某些建筑时,就有了非常权威的数据支撑。此外,这套则例还出现了西洋楼的建筑规制,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李博表示,下一步,圆明园将升级档案馆,全面收集涉及圆明园的典籍资料,并将典籍数字化,供专家免费使用。同时,根据《圆明园匠作则例》《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四十景》等典籍,将进一步完善大宫门和万方安和、舍卫城、文源阁、紫碧山房等遗址的整修方案,让圆明园遗址“活”起来。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安徽文化云 | 安徽省文化厅 | 安徽省图书馆 | 合肥市图书馆 |
Copyright@2020 ngli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国市图书馆 备案号:皖ICP备08102586号-1
 当前网站总访问量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皖公网安备341881020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