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馆动态
文广新闻
通知公告
读者活动
报刊选读
报刊选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报刊选读
 
 
诗书写浩气 艺术传精神
来源:杨菊摘自《文摘报》 发布时间:2021/3/25 11:00:01 发布人:

庞中华,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掀起长盛不衰的硬笔书法热,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他的庞中华硬笔书法函授学校曾创下了几百万人参加的纪录,他的不同版本的字帖畅销全国,总发行量达到两亿多册。

“只有无人到过的地方,才有丰富的矿藏”

庞中华出生在四川达州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因家境贫寒,五六岁时,他要帮邻居放牛才能挣来一碗粥喝。村里有一个土庙,摆一些破桌子,就是学堂,里面一到六年级的学生都有。老师给一年级讲二十分钟,再给二年级讲。庞中华至今记得小学老师姓袁,在那个穷山沟里面,天天跟孩子们讲国内国际的大形势。当时是1950年,刚解放。

庞中华八岁时,在重庆工作的大伯接他去读书,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红球坝解放小学,教语文的黄老师板书写得非常好看,引得学生们纷纷模仿。庞中华说:“我在硬笔书法上没有什么启蒙老师,如果非要算一个,那就是黄老师。”

开始练字时,庞中华也练毛笔字,但他深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书法家数不胜数。“他们的作品太多,理论太多,好像没有我的市场了。我在地质队当地质队员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只有无人到过的地方,才有丰富的矿藏。要自创新路,于是我就耕耘硬笔书法。”

多年练习钢笔字,并不断总结经验,庞中华在1968年写了第一本书——《谈谈学写钢笔字》。这期间庞中华频频投稿,却屡屡接到退稿。1980年7月,在文化界的老前辈江丰、文怀沙先生的大力推荐下,这本书才终于在写完十余年后出版。那时正是中国人民历经十年动荡、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的年代。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潮。之后该书不断再版,直到今天还在印刷发行。随着知名度的迅速扩大,各地一些学校、机关、企业纷纷邀请庞中华去作报告,他的生活彻底被改变了。

知心老师

成名之后,出版社开始主动向庞中华约稿,他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多种硬笔字帖。在字帖里,他不仅写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方块字,还写下了热情的散文和优美的诗句。每一本书里都传递着他对读者的真情,全国各地的来信像雪片般飞来,写回信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有一个河南青年失恋后不想活了,因为他喜欢书法,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想听听我的忠告。我一看,好家伙!年纪轻轻要自杀。不就谈恋爱失败了吗!对这样的人,不能只写同情的话。我在回信里把他骂了一通,把信发出去后,担心这个小青年受不了,但是觉得自己必须要这样讲,才是对他的挽救和鞭策。结果小伙子幡然悔悟,说,‘老师你给我的简直是一剂良药,我绝对要发奋’。那是1986年的事了,他现在是河南省硬笔书法协会的副主席。”

当时老山前线正在打仗,很多解放军战士给庞中华写信,诉说着对未曾谋面的老师的尊敬,并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一定要到我们前线来”。1986年的2月,庞中华真的来到了炮火硝烟中的老山前线。战士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大家除了和庞老师探讨写字外,还纷纷把女朋友写的信拿给心中敬仰的庞老师看,让他点评。其中一个战士原来字写得很丑,和庞中华学习后,进步非常快,写信给家里,父母竟不认识儿子的字了,以为他在前线牺牲了。

“只要看到有人好好练字,我就很高兴”

2020年2月2日,庞中华和夫人王昌芝按原计划登上了飞往美国探望女儿的航班。抵达美国后,庞中华夫妇第一时间参加了由美国当地河南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捐赠活动,他们的女儿、青年歌唱家庞璇也忙着筹集物资,和纽约的同乡会成员一起将集结的防疫物资寄往国内防疫一线。

看到媒体关于国内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报道,庞中华难抑心中激动,灯下挥毫,用他漂亮的钢笔字书写诗歌赞颂英雄,讴歌祖国:

“我深深惦念着你/终日里难以安睡/这一刻我的诗苍白无力/此一时我的心杂陈五味/我深信那一天终将到来/楚天大地一派春光明媚。”

现在,人们的文化选择日益多元化,喜欢传统书法、硬笔书法的人也根据个人喜好做了不同的选择,庞中华表示理解。“很多年前,我写过这样一幅字,内容是‘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抱红红火火中国心,办实实在在中国事’。今天,我依然是这样的想法。无论大家练什么书法、写谁的字,总之是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只要看到有人好好练字,我就很高兴、很欣慰。”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安徽文化云 | 安徽省文化厅 | 安徽省图书馆 | 合肥市图书馆 |
Copyright@2020 ngli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国市图书馆 备案号:皖ICP备08102586号-1
 当前网站总访问量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皖公网安备341881020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