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馆动态
通知公告
读者活动
报刊选读
报刊选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报刊选读
 
 
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施芳卉摘自《新阅读》 发布时间:2021/3/8 15:57:40 发布人: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文化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文化建设有哪些新提法、新目标,国际君带大家一起划重点——

重点1:过去五年的新成就

根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的文字直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文化建设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介绍,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重点2:“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其中围绕文化建设,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重点3: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报告中提到,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来,“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里,国际君为大家梳理了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里对于全民阅读的提法。

2014年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2015年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

2016年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017年

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

2018年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

2019年

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020年

倡导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

2021年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全民阅读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国际君也带大家回顾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与全民阅读有关的规划和指导意见——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纲要》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我国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印发。

2020年

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提出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

晒出全民阅读“成绩单”

2020年4月,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作为为全民阅读提供直接支持的行业,新闻出版业在“十三五”期间收获了喜人的成果。“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而今年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党和国家部署的重要工作之一时,可以肯定的是,将对新闻出版行业今后的工作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指导意义。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安徽文化云 | 安徽省文化厅 | 安徽省图书馆 | 合肥市图书馆 |
Copyright@2020 ngli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国市图书馆 备案号:皖ICP备08102586号-1
 当前网站总访问量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皖公网安备341881020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