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第三期“‘五尖’宁国”亲近自然科普研学活动来到了宁国市仙霞镇盘樟村。本期活动以“走进竹乡走进竹”为主题,带领小读者们感受竹文化,体会宁国翠竹精神。
仙霞镇盘樟村位于安徽东南部的宁国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四季分明的气候,为竹类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为此次研学提供了一本生动的“自然教科书”。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盘樟村中共宁国特质展览馆。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小读者们通过文史资料,了解到宁国党支部在革命年代艰辛的奋斗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也为小读者们后续学习翠竹精神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小读者们跟随着贾老师先后参观了农耕文化馆和徽文化民居。各式各样的竹制农具和徽派建筑让小读者们大开眼界,并感受到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竹文化课堂环节,城南学校的黄玲老师和贾成刚老师分别为小读者们讲解了宁国市竹子概况和筷子文化,为小读者们在挖竹笋、做竹筷等活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在刘培红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细致观察、多种感官和巧用修辞等写作技巧,记录下眼中的翠竹、耳中的故事和脚下的经历,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尽情地释放出来。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拉进了小读者与竹文化的距离,更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技艺的温度。从革命先辈的翠竹精神到日常生活的竹制用具,这些承载宁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正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